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2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9/R

邮发代号: 80-372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7210
  • 国内刊号:11-5539/R
  • 出版周期:旬刊
  •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介绍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本刊栏目设置
封面报道、论著、基础医学、综述、医药教育、临床研究、麻醉与疼痛、中医中药、影像与介入、护理研究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1.字数 要求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论文6500~8500字符,论著、综述8500~10500字符,其他论文8000~8500字符为宜。上述字符数均含空格。

  2.文题 题名要简明确切,能反映文稿的中心内容。不得使用简称、缩写、化学结构式、药品商品名等不规范名词,尽量不设副标题。中、英文文题必须一致。

  3.作者 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中文作者名之间空2个汉字字符,作者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在作者署名下面标示,工作单位后标注所在省、市名称和邮编。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右上角用1,2,3……标出,并在其单位的左边相应标出1,2,3……;通讯作者须在名字右上角用“▲”标注。英文署名作者、工作单位应与中文一致,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空格,姓全大写,复姓应连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号,姓与名均不缩写。工作单位的英文应在邮编后加国名,英文地址应采用单位统一对外地址。

  4.摘要 本刊采用的论文须有中、英文摘要对照。研究性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均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明确列出四个要素: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其他论文可采用叙述式摘要。英文摘要力求用词、语法、拼写含意和逻辑准确,成文后最好请有关专家修改润色。中文摘要200~500字符为宜。

  5.关键词 文稿需标引4~8个关键词,不用缩写语。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

  6.正文 一般由前言 (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组成。前言应简明扼要地概述研究思路、国内外现状、理论依据,并应明确说明本文目的。文中所用主要仪器、试剂、动物和植物应说明来源和规格。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一般可引用文献。对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数据应准确,有可重复性,应做统计学处理;诊断和疗效标准应注明出处。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讨论应明确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明确属于第几期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讨论应简练精辟,所得结果不管正负应符合实际,避免不成熟的论断。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执行,数字执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标点符号执行GB/T15834《标点符号用法》。

  7.医学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医学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或注释。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执行,经络针灸学名词术语按GB/T 16751.2-1997(经穴部位》和GB/T 16751.3-1997(耳穴名称与部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入者应附注拉丁文。

  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方法、手术等,人名可译成中译名,但人名后不加“氏”字(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 ”,例如:Babinski征,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不写成Babinski’s征,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

  名词术语一般应用全称,若全称较长且反复使用,可以使用缩略语或简称。凡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HBsAb、PCR、CT、DIC等。不常用、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syndrome,OSAS)。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不要使用临床口头简称(例如:将“人工流产”简称“人流”、“静脉注射”简称“静注”等)。

  8.表和图 表、图、文字描述三者之间不应重复。如用表和图,则文中不需要重复其数据。

  表、图要有序号,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表(图)下方注释中。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表中不设“备注”栏,若有需说明的事项(例如P值等),可在表内有关内容的右上角标注“*、**、▲、△”等符号在表下以简练文字注释,情况简单的,习惯上首选用*P < 0.05,**P < 0.01表示。表注栏要有“注:”字样。人体照片只需显示必要部位,但应能看出是人体的哪一部分。若刊用人体照片,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图例一般标注在图形内的空白处,也可标注在图形与图题之间。图内注字若太多、太挤,可予编号或加角标符号,在图形与图题之间以简练文字注释。作者投稿时应正规制作网状表格,本刊编校时由编辑修改为三线表格。

  9.统计学处理 (1)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以上符号均用斜体。(2)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3)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s)表示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或四分位数间距(Q)表示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标目和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计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5)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选用P>0.05、P<0.05和P<0.01三种表达方式;当P<0.05(或0.01)时,应说明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当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10.伦理学描述 文中应注意伦理学描述。临床试验研究:试验程序或研究方案是否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动物实验研究:是否遵循了单位、地区或国家所制定的有关实验动物保护和使用的指南,并经本单位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等。

  11.参考文献 本刊采用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综述、硕博论文不低于25条,论著不低于20条;其他稿件,6500字符左右的不少于15条、7500字符左右的不少于18条、8500字符以上的不少于20条。单条参考文献引用的文字叙述要尽量简短。引用文献的总字数不得超过全文字符数的25%、单篇文献的引用字数不得超过全文字数的10%,除定义、法规、标准外,尽量引用近五年(包括论文发表当年)的文献,其中引用近两年(包括论文发表当年)文献的数量一般在50%以上。内部资料、鉴定会资料、待发表文章、说明书和CA(可引用原期刊)等不可列为参考文献。文献的作者3人以下一并列出;3人以上,写出3人后,加“,等”。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的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并根据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加方括号左顶格个位对齐。

  12.基金项目 属于各类基金资助、科研计划立项的课题产出的论文,须在作者单位下方位置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全称(注意项目名称的准确性),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075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3AA205005);浙江省卫生厅立项课题(2005B117)。项目编号是项目设立单位批准立项项目名单(表)中的项目(课题)编号,如“2005B117”;批准文件没有注明项目编号的 ,用批准文件中的发文号加项目名单中的序列号,如“陕科计发{2012}112号—12”,基金项目名单中没有序列号的只填批准文件中的发文号,如“陕科计发{2012}112号” 。作者投稿时须将基金项目、科研课题立项证明、文件扫描发至本刊信箱或传真至本刊。

  13.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须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毕业院校、学历、学位、学习专业、工作单位及科室、职务、职称、研究方向、专业擅长、科研成果、所获荣誉和奖励等内容;在读学生须注明学校名称和年级。

  14.发表时滞 本刊来稿必复。稿件初审3~5个工作日完成,专家审稿5~15个工作日完成,编辑部内审5~7个工作日完成;审稿与修改稿件的过程一般需要30~60天的时间,一般稿件被采用后5~6个月内发表、部分优秀稿件采用后可在3~4个月内发表。凡投稿超过30个自然日未接到本刊任何通知的作者,请及时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多投。

  15.本刊声明 稿件文责自负,概不退稿。本刊对来稿有修改、删节权,不同意删改者请投稿时说明编辑不得删改的原因。

期刊引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发文量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往期文章
  • 介入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体会

    介入放射学是医学领域内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在医学影像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从临床治疗到基础研究,从新技术的应用到介入器械的开发都作了大量的工作.当前,心脏介入、外周介入、神经介入等领域的技术都在迅猛发展.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创新,各种介入手术亦日益增多,介入手术室的管理工作也就越发显得重要起来.......

    作者:李南;郭薇 刊期: 2005- 12

  • 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在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在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实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对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学生62名采用传统实验实训教学,同时对2012级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学生57名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融入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实训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技能操作测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相关知识考核以及药企问卷调研的方式,评价融入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的实训教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苏红;刘志宝;赵宏然;苏莉芬 刊期: 2014- 32

  • 开放性实验面部蠕形螨调查的设计与调查结果

    目的以医学生开放性实验为基础,研究面部蠕形螨感染调查实验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调查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透明胶带挤压粘贴法对164名在校大二学生面部4个部位,包括额部、颊部、鼻部、下颌部分别进行蠕形螨检查,通过镜检及虫体计数鉴别虫种并判定感染程度,同时对受检者的皮肤性质、面部病变、个人卫生及生活习惯等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校大学生蠕形......

    作者:朱晓燕;吴仪;刘鹏飞;陈婷婷;艾超;曾甜;王宪颍 刊期: 2014- 01

  • HE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40例疗效观察

    胃癌是一种相对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但晚期胃癌仍是不可治愈的疾病,联合化疗可以达到姑息性治疗的目的,以往的化疗基本上都是以氟尿嘧啶为主的方案,自20世纪80代中期以来,FAM方案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标准方案,但缓解率低,近年来运用EA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Pveusser等[1]曾报告过总有效率为64%,但EAP方案毒性较大,特别是对心脏、肾脏及造血系统损害较重,不宜于连续给药6个周期以上.为此,我科20......

    作者:韩忠然;韩冰 刊期: 2008- 25

  • 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在脊柱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目的:探讨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对脊柱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脊柱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尼卡地平组和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组.术中尼卡地平组微量泵注尼卡地平10~15μg/(kg·min),观察疗效,调整速度,达到降压目标后维持用药;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组微量泵注尼卡地平5~10μg/(kg·min),观察疗效,调整速度,同时静注艾司洛尔0.3mg/......

    作者:王莉霞 刊期: 2007- 28

  • 2012~2014年我院抗肿瘤药物超说明书用药调查分析与合理性评价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肿瘤药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探讨抗肿瘤药物应用合理性评价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2014年应用抗肿瘤药物医嘱的成年人出院病历,根据药品说明书,分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相关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共抽取3600份病历,含8895条抗肿瘤药医嘱.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医嘱2868条,......

    作者:付文婷;王科燕;宋春莉;刘恒戈;柳惠斌 刊期: 2016- 08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0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阴道分娩8例;行剖宫产术分娩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21例;1例为肌瘤多发,且直径均>5cm,术中出血较多,且创面较大,为避免感染和出血行全子宫切除;1例为子宫颈肌瘤,因其特殊位置,剖宫产时未行剔除术.结论:子宫肌瘤对生育有较大影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于高危妊娠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治疗,剖宫产......

    作者:肖彩燕 刊期: 2010- 06

  • 保妇康栓在微波手术治疗宫颈糜烂术后的应用

    目的:观察保妇康栓在微波手术治疗宫颈糜烂术后的应用,探讨其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年2月~2008年8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4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3例.两组均进行微波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保妇康栓,观察其疗效、治愈时间和副作用.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1%和98.6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愈时......

    作者:李梅桂;张妮 刊期: 2009- 30

  • 11例毒鼠强中毒的治疗

    近年来,儿童中以毒鼠强中毒者时有发生,毒鼠强是一种神经毒性杀鼠剂,因种种原因,社会屡禁不止.儿童中毒多以误食所致,因其毒性强,死亡率高[1],且无特效治疗药物,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1例毒鼠强中毒患儿分析如下:......

    作者:肖胜伟;陈秀英 刊期: 2005- 21

  • 围产儿死亡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围产儿死亡的相关产科因素,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对51例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导致胎死宫内的主要原因是脐带和胎盘异常,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早产.结论孕早期(4个月左右)应行B超检查,可尽早发现畸形儿,及时终止妊娠,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严秋婵;王旅萍;林国丽;刘淑萍 刊期: 200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