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的关系及SCI共同通讯作者的标注方式

时间:2024-04-01 10:42:57

在学术论文的发表过程中,作者的身份和排序问题常常引发关注。尤其是当涉及到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这两个关键角色时,不少初次接触论文发表的研究者可能会感到困惑。那么,通讯作者究竟是不是第一作者?在SCI论文中,如果有多个通讯作者,又该如何进行标注呢?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的关系

在论文的撰写和发表过程中,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各自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讯作者主要负责论文的整体构思、设计以及费用支出,同时还负责与期刊编辑和其他作者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而第一作者则是论文的主要撰写者,通常负责完成了论文中大部分内容的撰写工作。

尽管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分工不同,但他们在论文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同一个人可能会同时担任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身份。这通常发生在导师或单位领导同时参与论文撰写,并承担起通讯作者职责的情况下。

需要注意的是,在职称评定等学术评价活动中,论文作者的位置排序往往会影响到个人的加分情况。一般来说,位置越靠前的作者获得的加分越多。虽然通讯作者在论文发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某些评价体系中,第一作者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因此,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所在单位和领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二、SCI共同通讯作者的标注方式

SCI论文作为国际核心期刊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作者标注问题也备受关注。当一篇SCI论文存在多个通讯作者时,需要采用特定的标注方式来明确他们的身份和贡献。

首先,在论文的作者列表中,应明确标注出各个通讯作者的身份。这可以通过在作者姓名后添加特定的符号或注释来实现,如使用星号(*)或脚注等方式来标注通讯作者。

其次,在论文的正文或致谢部分,应进一步说明各位通讯作者对论文的具体贡献。这包括他们在论文构思、设计、撰写以及沟通协调等方面所做的工作。通过详细阐述通讯作者的贡献,可以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论文的创作背景和团队合作情况。

此外,如果论文中存在并列通讯作者的情况,即多位作者对论文的贡献程度相当且共同承担起通讯作者的职责,那么应特别说明这一点,并明确标注出他们的并列身份。同时,还需要确保所有作者都认可这种并列通讯作者的安排。

三、共同作者的产生情境与影响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当多位作者对论文的贡献程度相当时,他们就会被视为共同作者。这种情况在实际研究中并不罕见,尤其是在涉及多学科交叉或大型团队合作的项目中更为常见。

作为共同作者,他们共同享有论文带来的学术声誉和成果权益。然而,在职称评定等学术评价活动中,共同作者的身份可能会对个人的加分情况产生影响。由于加分时需要考虑到所有共同作者的贡献,因此与单独作为第一作者相比,共同作者可能会获得较少的加分。因此,在追求个人学术成果的过程中,研究者应尽可能争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

总之,论文的作者身份和排序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无论是通讯作者、第一作者还是共同作者,他们都为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标注和评价论文作者时,我们应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和学术贡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