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食道受损真相:一个习惯,危害无穷!

时间:2025-04-16 09:21:21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人因为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等原因,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其中,有一个错误的习惯,正悄悄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那就是滥用药物。近期,有研究指出,滥用药物可能会导致食道受损,甚至引发严重的食道疾病。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用药习惯。

药物是我们治疗疾病的有力武器,但过度依赖和滥用药物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食道作为连接口腔和胃部的通道,承担着输送食物和水分的重任。然而,当药物在食道中停留时间过长或者浓度过高时,就可能对食道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这种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长期下来,可能导致食道炎症、溃疡甚至穿孔等严重后果。

究竟是什么错误习惯导致了食道被药“割烂”呢?答案就是:很多人喜欢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随意服用药物,尤其是那些需要空腹或餐后服用的药物。这些药物在没有食物的缓冲下直接接触食道黏膜,容易造成刺激和损伤。此外,还有一些人为了图方便,将药片干吞而不喝水,这样也会增加药物对食道黏膜的刺激。

以常见的抗生素为例,它们通常需要在餐前或餐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然而,有些人却选择在空腹时服用,认为这样药效会更好。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增加了药物对食道的刺激风险,还可能影响药效的发挥。同样地,一些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也需要在餐后服用,以利用食物作为缓冲,减轻药物对食道的损伤。

除了抗生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药物也可能对食道造成损害。例如,某些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它们在抑制疼痛的同时也可能刺激食道黏膜,引发炎症和溃疡。长期或大量使用这些药物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面对这一严峻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避免呢?首先,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医生在开处方时通常会考虑到药物的副作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因此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医嘱来服药。其次,对于需要特定时间服用的药物,一定要严格遵守用药时间,不要随意更改。同时,在服药时应该搭配足够的水分,以确保药物能够顺利通过食道进入胃部。

我们还应该提高对药物副作用的认识和警惕。在使用任何新药物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了解其可能的副作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当然,预防食道被药“割烂”并不仅限于合理用药这一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不良行为。这些习惯不仅有助于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还能降低药物对食道的损伤风险。

食道被药“割烂”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健康问题。通过合理用药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这一风险的发生。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远离药物滥用带来的伤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