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中国7500万乙肝感染者警示

时间:2025-07-28 11:31:17

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前夕,一组数字再次敲响警钟:我国现存约75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相当于每20人中就有1人携带这种"沉默的杀手"。这个数量超过了法国总人口,却因早期症状隐匿,导致近90%感染者未得到规范治疗。

肝脏:被低估的人体化工厂

这个重约1.5公斤的器官,每天要处理500种以上的化学反应。就像24小时运转的精密实验室,它既负责分解酒精、药物等"人体垃圾",又承担着合成蛋白质、储存糖原等重要职能。当乙肝病毒(HBV)入侵时,病毒会像特工般潜入肝细胞核,将自己的DNA整合进宿主基因,迫使健康细胞沦为"病毒工厂"。

感染≠发病的认知误区

很多人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肝炎患者,这如同把未引爆的炸弹等同于爆炸现场。实际上,成人感染后约90%可通过免疫系统完全清除病毒,而新生儿感染则有90%概率转为慢性。病毒携带者肝脏可能终身保持正常功能,但其中15%-25%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20-30年,就像缓慢腐蚀建筑结构的白蚁。

被忽视的传播雷区

聚餐共食不会传染,但这些场景风险极高:

违规医疗操作(重复使用针头等)

不规范纹身/美容(色素穿刺真皮层)

家庭共用剃须刀(微量血液接触)

母婴垂直传播(分娩时血液暴露)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通过新生儿疫苗接种已使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降至1%以下,这个成就相当于阻断了每年约300万儿童的感染风险。

诊断金三角:三个数字要牢记

肝功能检查单上这三个关键指标值得划重点:

1.谷丙转氨酶(ALT)>40U/L提示肝细胞损伤

2.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代表病毒感染

3.病毒DNA载量>2000IU/ml需启动治疗

定期监测就像给肝脏做"年检",能发现85%的早期病变。临床数据显示,规范治疗的感染者肝癌发生率可降低70%,这个防护效果堪比给肝脏穿上"防弹衣"。

防治新格局:从恐惧到可控

现代医学已提供多重防护手段:

预防:重组酵母疫苗保护率超95%

治疗:恩替卡韦等一线药物可使病毒载量转阴

阻断:母婴联合免疫成功率超98%

特别提醒,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已将治疗门槛放宽至病毒阳性+转氨酶异常,这意味着更多患者能获得早期干预机会。就像防洪堤坝从3米加高到5米,防护范围显著扩大。

走出阴影的社会行动

消除乙肝歧视需要三重突破:

1.法律层面:明确禁止就业体检乙肝检测

2.科普层面:区分日常接触与血液传播

3.医疗层面:推广"检测-治疗-随访"闭环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换算下来我国需要每年减少约500万感染者。这个看似艰巨的任务,其实只需要每个普通人做好三件事:接种疫苗、拒绝歧视、及时筛查。就像无数溪流终将汇成江海,每个人的微小行动都在重塑中国的"肝"健康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