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喝陈皮时,千万多留意这几点!

时间:2025-08-22 17:25:43

一、陈皮虽好,并非人人皆宜

陈皮作为药食同源的经典食材,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但其温燥之性和药理作用决定了饮用时需格外注意。以下几类人群尤其需要谨慎:

1. 阴虚体质者:警惕“火上浇油”

陈皮性温燥,容易耗伤津液。阴虚体质(常见症状:口干舌燥、舌红少苔、夜间盗汗)者饮用后可能加重燥热症状,出现咽喉干痛、便秘等问题。建议此类人群如需理气,可搭配麦冬、石斛等滋阴药材,或改用佛手、绿萼梅等性平之品。

2. 胃酸过多者:避免“雪上加霜”

陈皮中的挥发油会刺激胃黏膜促进胃酸分泌,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饮用后可能加剧反酸、烧心。临床案例显示,部分慢性胃炎患者空腹饮用陈皮水后出现胃脘灼痛,建议改用药性温和的炒麦芽茶,或搭配少量蜂蜜缓解刺激,单次用量不超过5克。

3. 特殊人群:孕妇、儿童需“量身定制”

孕妇:陈皮行气作用可能刺激子宫平滑肌,孕早期过量饮用有宫缩风险。妊娠呕吐者如需使用,建议在医师指导下配伍紫苏梗,单日用量≤3克。

儿童:6岁以下脾胃娇嫩者应避免长期饮用,如需调理消化,可将陈皮用量减半(≤3克/天),并搭配山楂消食化积。

二、饮用禁忌: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1. 用量超标:每日不超过10克

陈皮辛温耗气,长期过量(>10克/天)可能导致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中医经典记载其“久服耗气”,建议健康人群每周饮用不超过4次,痰湿体质调理者连续饮用不超过2周需停用3天。

2. 配伍禁忌: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陈皮中的橙皮苷可能影响药物代谢酶活性,与以下药物同服需间隔2小时以上:

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可能增强降压效果导致低血压

抗凝药(如华法林):增加出血风险

抗酸药(如氢氧化铝):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滋补中药(如人参、阿胶):理气作用可能降低补益效果

3. 霉变陈皮:致命风险需警惕

储存不当的陈皮易滋生黄曲霉素(强致癌物),即使煮沸也无法破坏其毒性。正常陈皮应呈棕红色、有清香气,若出现白色霉斑、哈喇味或刺鼻酸味,需立即丢弃。家庭保存建议用密封罐+干燥剂,梅雨季节每月晾晒1次。

三、正确饮用:方法不对,功效白费

1. 冲泡技巧:水温、时长有讲究

水温:90℃最佳,沸水会破坏橙皮苷等活性成分

时长:焖泡5-8分钟即可,超过20分钟易释放苦涩物质

器具:紫砂壶或玻璃器皿优于金属容器,避免与铁器接触

频率:可反复冲泡至味淡,建议不超过3次

2. 黄金搭配:功效翻倍且不伤身

痰湿体质:陈皮+茯苓(1:1比例),增强祛湿效果

消化不良:陈皮+山楂(2:1),促进胃酸分泌,缓解腹胀

寒痰咳嗽:陈皮+生姜(3:1),温化寒痰,适合白痰清稀者

阴虚调和:陈皮+麦冬(2:1),避免温燥伤阴

3. 饮用时机:餐后半小时最佳

空腹饮用可能刺激胃黏膜,建议早/晚餐后30分钟饮用。失眠者避免睡前2小时内饮用,以防陈皮挥发油兴奋中枢神经影响睡眠。

四、慧眼识“皮”:四步避开劣质陈皮

1. 观色泽

优质陈皮表皮呈棕红/深褐色,油室(密布的小凹点)均匀透光,内囊浅黄疏松。染色陈皮颜色过于鲜艳或发黑,霉变品有白斑或绿毛。

2. 闻香气

3-5年陈皮:清新柑香为主

10年以上:陈香中带药香

硫磺熏制:刺鼻酸味

霉变陈皮:霉味或哈喇味

3. 摸质地

新皮(<3年):软韧有弹性,不易折断

老皮(>10年):脆硬易断,断面呈颗粒状

劣质皮:手感黏腻(含糖高)或绵软(受潮)

4. 品汤色

沸水冲泡后,优质陈皮汤色金黄透亮,3泡后仍有回甘;做旧陈皮汤色浑浊,1-2泡后味淡如水。

五、特别提醒:这些情况立即停用

饮用陈皮水后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停用并咨询医师:

胃部灼痛、反酸加剧

皮肤瘙痒、皮疹(过敏反应)

咽喉肿痛、便秘加重(阴虚火旺)

孕妇出现胎动异常

结语

陈皮虽被誉为“一两陈皮一两金”,但其养生功效的发挥离不开科学饮用。牢记“适量、辨证、优质”三大原则,根据体质调整用法,才能让这味传统食材真正成为健康助力。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避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