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2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9/R
邮发代号: 80-372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7210
- 国内刊号:11-5539/R
- 出版周期:旬刊
-
片段弓结合Nance弓远中移动第一磨牙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采用片段弓结合Nance弓远移上颌磨牙的效果及对牙颌面结构的影响,探讨通过口内支抗远移上磨牙来解除拥挤和矫正牙性Ⅱ类关系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13例安氏Ⅱ类错黯、上牙弓中度拥挤患者,其中,女8例,男5例,年龄10.5~16.4岁,平均12.6岁.采用在4⊥4上做|带环焊Nance弓,颊侧在第一双尖牙和第一磨牙间应用弯有连续垂直开大曲的片段弓远移上磨牙,获得间隙排齐牙齿.疗程3~7个月,平......
作者:王照林;张春蕾;赵健;张懿坤 刊期: 2008- 06
-
异丙酚加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小儿阑尾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异丙酚加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小儿阑尾手术中的应用,并与咪唑安定加氯胺酮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阑尾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异丙酚加芬太尼,Ⅱ组采用咪唑安定加氯胺酮,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后1、5、10、15min的Rn(呼吸频率)、HR(心率)、SpOt(氧饱和度)、MAP(平均动脉压)、术后清醒时间(睁眼和清楚应答)、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后1、5、10、1......
作者:王建科 刊期: 2008- 06
-
重度虎口挛缩的外科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应用外科皮瓣修复虎口重度挛缩的临床疗效,探讨重度虎口挛缩的治疗与康复.方法:1995年8月~2006年12月,对31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应用拇指指背皮瓣、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转移或移植的方法进行修复.结果:31例转移皮瓣及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3年,原虎口挛缩畸形都得到了完全或接近正常的矫正,拇指捏握、外展、对掌功能有明显的改善,虎口外形良好,可完......
作者:朱伍;袁少英;陈丽娜;贾晓军 刊期: 2008- 06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与防治方法.方法:对20例并发于急性脑血管病后神经源性肺水肿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对其好发时间、与原发病病情的关系、诊断以及病情转归作初步分析与总结.结果:20例中大部分并发于急性脑血管病后48h内,原发病越重,并发率越高,且愈后差,死亡率达70%.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起病急,病情重,愈后差,死亡率高,应早期诊断,预防为......
作者:孙会成 刊期: 2008- 06
-
子宫切除术后皮下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应
目的:比较子宫全切术后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皮下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全麻下子宫全切术病人60例,术后病人行自控皮下镇痛(PCSA)和硬膜外镇痛(PCEA),并根据不同的镇痛方法随机分为两组:皮下镇痛组(S组)和硬膜外镇痛(E组),每组30例.S组配方为芬太尼1mg+利多卡因150mg,E组为芬太尼0.5mg+布比卡因150mg,两组均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术后48h内采用视觉模......
作者:吴世民;张咸伟 刊期: 2008- 06
-
小儿热性惊厥初发体温与复发的关系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初次发作时的体温与再次发作的关系.方法:把以热性惊厥起病的112例患儿(共随访94例)分为1组(T≥40℃)和2组(T<40℃),并对18个月以下和19个月~36个月两个年龄组热性惊厥复发率做了调查.结果:1组与2组两个年龄段比较,复发率分别为13.2%:72%和14.3%:40%.结论:热性惊厥首发体温高者其复发率较低.......
作者:梅洪生;车立勇;王永丽;高晓玲 刊期: 2008- 06
-
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股骨粗隆问骨折(infertrchantericfractures,ITF)临床常见,好发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占全身骨折的3%~4%.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近年来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技术的提高,更多学者主张手术治疗[1].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是目前治疗此种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笔者2000年10月~......
作者:杨焱;陈长生;邢震;王西伦 刊期: 2008- 06
-
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的降压效果.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降压组)30例、对照组30例.降压组采用0.02%硝酸甘油于手术前15min静滴控制性降压,对照组不给药,分别记录两组血压的基础值、切皮、颅骨钻孔、颅骨固定、射频治疗的血压值,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在切头皮、颅骨钻孔、颅骨固定、射频治疗时段的血压值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
作者:粱天北 刊期: 2008- 06
-
善得定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长效生长抑素(善得定)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8例,随机分为善得定治疗组和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治疗组病人先用善得定0.1g+5%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注射,后用善得定0.6g+5%葡萄糖500ml以25μg/h静脉滴注,维持24~48h,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以2~5U/h静滴,维持24~48h.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
作者:贺虹 刊期: 2008- 06
-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目的:通过对术前、术后2周胆红素指标的比较,验证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比较术后与术前的TBIL、DBIL、IBIL有无差别.结果:术后胆红素指标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是恶性梗阻性黄疸较好的姑息治疗方法.适时辅以动脉化疗灌注或栓塞术可以控制肿瘤生长速度,缩小肿瘤体积,延缓支架再狭窄时间.......
作者:李健洪 刊期: 2008- 06
动态资讯
- 1 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术期护理
- 2 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比较
- 3 脑出血病人的心电图临床分析与研究
- 4 辅助生殖的儿童生长发育和内分泌代谢的变化
- 5 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检测分析
- 6 苦参碱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7 超声诊断消化道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
- 8 甲等镇卫生院的创建
- 9 四种观赏菊不同部位药用成分的含量比较
- 10 突破治疗禁区,探索“激光原位开窗”临床应用研究——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陆信武教授
- 11 血塞通联合格列齐特、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 12 广东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南药资源战略研究
- 13 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14 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
- 15 开窗减压撬拨复位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伴椎管侵占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 16 自我管理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 17 谈临床药师在临床医疗活动中的地位与发展
- 18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代偿肝功能的实验研究
- 19 不同剂量胸部CT扫描对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影响
- 20 肝硬化腹水误诊漏诊行手术治疗2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