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2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9/R

邮发代号: 80-372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7210
  • 国内刊号:11-5539/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2010年第13期文章
  • 清洁工医院感染的防范对策

    目的:了解清洁人员标准预防知识掌握和防护针刺伤能力情况,实施有效干预降低清洁工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2009年6月随机抽取在医院临床和医技科室工作的清洁人员30名,进行问卷和访谈形式的调查.结果:清洁工的标准预防知识和防护针刺伤能力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结论:重视清洁人员标准预防的教育,加强职业防护管理,正确实施防护措施,以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臧永坤 刊期: 2010- 13

  • P波离散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之一,不仅好发于心脏病患者,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正常人群房颤的发病率也呈增多趋势.P波离散度是近年提出的一种预测房颤和房性心律失常的无创性心电检查方法,是心房非均质性电活动的标志,它的增加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复发相关.测量P波离散度.尤其是将P波离散度与P波大时限结合观察.对心房颤动的预测具有很高价值.......

    作者:贾清淼;吴明营 刊期: 2010- 13

  • 造影剂过敏致死亡6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6例致死病案的分析,研究造影剂过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病案6例,2例为碘海醇造影剂过敏致死;1例为碘普罗胺造影剂过敏致死;2例为泛影葡胺造影剂过敏致死;1例为碘佛醇造影剂过敏致死.结果:6例死亡患者均因造影剂过敏致死.结论:造影剂过敏反应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后果却很严重.......

    作者:刘福颂;王伟 刊期: 2010- 13

  • 4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近几年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我院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时间、用药方法、药品类型以及药品工艺有关.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

    作者:谢东湘 刊期: 2010- 13

  • 我院4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ADR发生的规律特点,加强ADR的监测力度,提高ADR监测水平.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收集到的ADR报告414例,就年龄分布、产生ADR的药品类别、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癌药ADR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抗感染药、升白细胞药;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发冷、胸闷,其次为骨髓抑制、腰背疼痛、发热.结论:ADR监测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加强宣传,加强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蔡晔芬 刊期: 2010- 13

  • 使用小儿过敏原点刺试验手臂固定托前后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过敏原点刺试验中患儿不合作所采取的措施--使用过敏原点刺试验手臂固定托对点刺试验影响的观察.方法:采用对照研究,2009年7~8月未使用手臂固定托设为对照组,2009年9~10月使用手臂托设为实验组.评估两组过敏原点刺试验操作所用的时间、操作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问题.结果:实验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操作可行性明显提高.结论:点刺试验手臂固定托使用后能显著缩短操作时间,降低点刺试验结果的误......

    作者:章国梅;周武军;周红;章军霞;邰贤凤;杨月 刊期: 2010- 13

  • 从葛根素的异常毒性实验看药用辅料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剂出现毒性反应的原因.方法:参照2005年版,附录ⅪC异常毒性检查法,按照尾静脉注射给药法试验,平行检测不同厂家和剂型的葛根素注射剂和不同浓度的丙二醇溶液的毒性反应.结果:葛根素注射剂的毒性反应和其中所含丙二醇的量呈正相关.结论:丙二醇对于葛根素注射剂的毒性反应有很大影响.改进铜剂工艺.加强对制剂辅料的监管非常必要.......

    作者:周永标;潘卫松 刊期: 201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