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2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9/R
邮发代号: 80-372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7210
- 国内刊号:11-5539/R
- 出版周期:旬刊
-
孕妇产前免疫性IgG 抗体效价检测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夫妇ABO/RhD血型不合妊娠期血型抗体效价与妊娠次数及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试管凝集法常规检测夫妇ABO及RhD血型,对夫妇ABO及RhD血型不合的孕妇进行血清采用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不规则抗体筛选、鉴定和IgG-A或IgG-B及抗-D效价测定;分析IgG-A或IgG-B效价与妊娠次数及年龄段的统计学关系.结果:380例ABO血型不合夫妇的孕妇血清中检出IgG-A或IgG-B效价≥1:6......
作者:李惠玲;廖小凤;郭矿玲;何子毅 刊期: 2011- 20
-
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进展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一种很少见的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其发病率逐渐增加.目前CSP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治疗尚无统一的标准.早期确诊CSP及恰当的个体化治疗可以避免子宫破裂、大出血、子宫切除等的发生.本文就CSP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王玉 刊期: 2011- 20
-
血脉舒颗粒剂对小鼠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血脉舒颗粒剂对小鼠的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血脉舒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给小鼠灌胃(ig)给药5d后,采用二甲苯致小鼠急性耳肿胀试验观察血脉舒颗粒剂的抗炎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镇痛法观察血脉舒颗粒剂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血脉舒颗粒剂中、高剂量组对于二甲苯所致的小鼠急性耳肿胀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鼠醋酸所致的扭体及热板法致痛反......
作者:郝伟;隋璐 刊期: 2011- 20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人血浆中聚普瑞锌的浓度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聚普瑞锌浓度的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设定波长为213.9nm,光谱通带为0.5nm,灯电流为10mA,火焰类型为空气-乙炔,乙炔流量为1.2L/min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标准锌溶液线性范围为0.05~2.00mg/L,定量下限为0.05mg/L,回收率为103.0%,日内精密度及日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方法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作者:袁晓春;戴智勇;徐平声;秦群 刊期: 2011- 20
-
清脑镇痛液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清脑镇痛液连续5d经口灌胃给予小鼠后,所产生的镇痛作用.方法:试验选用SPF级昆明种小鼠120只,随机分为供试品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采用压痛法(n=60)和醋酸扭体法(n=60),以痛阈提高率、扭体时间及扭体次数为指标,清脑镇痛液按25g生药/kg或12.5g生药/kg体重连续5d经口灌胃给予小鼠,研究清脑镇痛液对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疼痛的镇......
作者:武刚毅;刘峙;李小纪;李德爱 刊期: 2011- 20
-
腹腔镜手术中不同体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的腹腔镜手术体位对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组)、妇科手术(B组)患者各80例.A组仰卧位头高足低50°~60°、B组仰卧位头低足高30°~45°,气腹压力均维持在10~13mmHg,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分别于气腹前5min(T1)、气腹后5min(T2)、10m......
作者:蒋德斌;庾俊雄 刊期: 2011- 20
-
帕瑞昔布钠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全麻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帕瑞昔布钠组(P组)手术结束前40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C组)等容生理盐水代替帕瑞昔布钠.观察两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P组的苏醒期躁动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40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可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韩景田;白晓玲;时敬峰 刊期: 2011- 20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二花三草合剂中重金属铅的含量
目的:建立二花三草合剂中重金属铅含量测定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方法:采用消解法消解样品,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二花三草合剂中重金属铅的含量.结果:重金属铅的含量在0~0.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3.3%(n=9,RSD=4.35%),二花三草合剂中重金属铅的含量符合相关规定.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合测定二花三草合......
作者:伍晓群;李健和;徐幸民 刊期: 2011- 20
-
RP-HPLC法测定感冒清热颗粒荆芥穗、薄荷中总胡薄荷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RP-HPLC法测定感冒清热颗粒荆芥穗、薄荷中总胡薄荷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Gemini5uC18110A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检测波长252nm,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结果:胡薄荷酮进样量在0.01012~0.005060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4%,RSD为0.5......
作者:刘兰军;宋伟峰 刊期: 2011- 20
-
紫杉中紫杉烷和双黄酮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紫杉药材中紫杉烷类和双黄酮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法.方法:以紫杉宁为对照品,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甲醇(8:2:2:1)为展开剂系统,用硅胶G板鉴别紫杉烷类成分;以金松双黄酮和银杏双黄酮为对照品,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4:1:1)为展开剂系统,用聚酰胺薄膜鉴别双黄酮类成分.结果:本方法斑点清晰,重复性好,并可将紫杉区别于一些松、杉、柏类植物的枝叶.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紫杉药材......
作者:顾佼佼;佟昕;袁久志;马晓嘉;刘晓秋 刊期: 2011- 20
动态资讯
- 1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效
- 2 生骨汤联合改良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
- 3 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 4 葛根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 5 静滴银杏达莫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 6 日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 7 加强门诊注射室感染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 8 小儿川崎病3例误诊分析
- 9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67例体会
- 10 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观察
- 11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与评价
- 12 RP-HPLC法测定钙佳锌口服液中维生素D2含量
- 13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诊治41例临床分析
- 14 131碘治疗中老年甲亢80例分析
- 15 A2B亚型3例报告
- 16 GRACE风险评分联合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 17 共情在医疗保险工作中的作用
- 18 外周血中钙调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价值
- 19 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 20 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