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2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9/R
邮发代号: 80-372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7210
- 国内刊号:11-5539/R
- 出版周期:旬刊
-
一起由非脱羧勒克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和实验室检验与分析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的采集样本进行相关微生物学检验,确定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并进行16SrRNA序列分析确定其归属.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表现,选择疑似的病原菌,根据GB/T4789-2003、GB/T4789-2008、GB/T4789-2010、WS/T9-1996、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与鉴定,对菌株的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1份疑似中毒食物鱼香茄子中检出非脱羧勒克......
作者:伍海燕;宋燕;张萍;姜照;王培娟;王彦青;宁文吉;韩文清 刊期: 2012- 33
-
我院门诊处方中的药物相互作用的调查报告
目的评估我院社区药房2010年11月~2011年1月所配发处方中的潜在药物间相互作用(DDIs)的性质、类型和频率;调查处方医师的专业和DDIs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涉及潜在DDIs的药物类别,为门诊医师用药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3个社区药房3个月内所配发的处方1553张,按www.drugs.com数据库中的药物相互作用检测处方药物的潜在DDIs,药物之间DDIs根据临床意义分为重度......
作者:谢新方;袁武军 刊期: 2012- 33
-
武汉在校医学生肠易激综合征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武汉在校医学生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率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在校医学生223名进行调查.结果本地区医学生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患病率为6.7%,男性患病率与女性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娱乐活动、体育锻炼、辛辣食物、焦虑、胃肠道感染、服用抗生素、服用止痛药、父母有同样的情况为IBS发病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胃肠道感......
作者:吴凌云;徐旭;马红梅 刊期: 2012- 33
-
BRCA1、XRCC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研究进展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是先被识别的具有遗传倾向的乳腺癌易感基因.X射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1(XRCC1)是一重要的DNA损伤修复基因.BRCA1、XRCC1基因多态性,尤其是其编码区的多态性改变,很可能在乳腺癌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认为BRCA1、XRCC1多态性对乳腺癌易感性的影响不一,本文在大量阅读新相关文献基础上集成此综述.......
作者:王永兵;何苗;程宏文 刊期: 2012- 33
-
中药抗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概况
本文采用文献查阅法综述了近几年抗流感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主要针对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单味药及临床常用复方制剂,对其体内、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目前,抗流感病毒中药在我国临床已有广泛应用,中药在抗流感病毒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雪;杨巧丽;史玉柱;刘燕;王林林;姚华;黄华 刊期: 2012- 33
-
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在没有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出现胃排空延迟,包括胃排空的极度延缓与胃排空延迟有关的胃动力障碍.其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体格检查可见胃区胀满,可闻及震水音.X线检查显示胃蠕动减慢、减弱,胃扩张或弛缓,排空延迟,幽门开放等征象.胃镜检查可见胃体或......
作者:孔艳华;祝捷;郜同心 刊期: 2012- 33
-
高血压肾病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高血压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查阅高血压肾病的相关文献,对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白蛋白、胰岛素抵抗、Renalas蛋白等因素进行分析,着重总结上述四种因素与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低之间的关系.旨在探明高血压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预防或延缓高血压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马全中;郭志勇 刊期: 2012- 33
-
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鉴别诊断肾实质性肿瘤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在鉴别诊断肾实质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4月30日~2010年4月30日期间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肾实质性肿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EUS与CE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增强强度、增强均匀度、假包膜征、增强消退时间,比较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结果CEUS明显增强42例,肿瘤可见假包膜征31例,呈......
作者:许进;姚欣 刊期: 2012- 33
-
胎儿脐带绕颈时静脉导管及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变化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时静脉导管、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88例28~40孕周胎儿的静脉导管、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波形并测定血流参数,其中无脐带绕颈125例,绕颈1周136例、2周24例、3周及3周以上3例,测定静脉导管的前负荷指数(PLI)、搏动指数(PIV)、S/a值、静脉导管分流率(QDV/QUV),大脑中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胎儿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
作者:许瑶璇;王兴田;王荣 刊期: 2012- 33
-
DWI在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脑内占位病例,20例脑胶质瘤(WHO分级Ⅲ级10例,Ⅳ级1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脑转移瘤,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检查和DWI检查.测量瘤体、瘤旁水肿区及对侧正常区的ADC值,瘤体区的标准化ADC值(rADC-t)=瘤体ADC值/对侧正常区ADC值;瘤旁水肿区的标准化ADC值(rADC-p)=瘤旁水......
作者:黄仁华;沈加林;路青;闫俊荣;谢华英;白永瑞 刊期: 2012- 33
动态资讯
- 1 医院PACS系统的原理及实施的必要性
- 2 应用PDCA护理模式对晚期肝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的效果评价
- 3 胃癌术后患者行中药联合化疗的Meta分析
- 4 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学观察
- 5 乙肝疫苗不规范程序接种后免疫效果观察
- 6 142例新生儿窒息分析与围产期保健
- 7 军队医院医疗投诉反映的问题及对策
- 8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 9 缺血性心肌病治疗新靶点Apelin的概述
- 10 泪囊按摩方式探讨
- 11 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
- 12 乌灵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 13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职能的规范建议
- 14 中期妊娠流产后感染性休克1例分析
- 15 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疗效分析
- 16 辛伐他汀致双侧踝关节水肿1例
- 17 长托宁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
- 18 裂隙灯图像分析系统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的动态观察和定量分级
- 19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Aurora-A、MCM7和HPV16 E7的表达及病理学分析
- 20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沟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