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2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9/R
邮发代号: 80-372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7210
- 国内刊号:11-5539/R
- 出版周期:旬刊
-
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致桡神经损伤1例的护理并方法总结
本文报道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2012年在1050例经桡动脉途径介入中1例桡神经损伤患者,对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进行护理.通过护理后发现桡神经损伤症状减轻.证实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效积极的护理可以进一步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各种风险尽可能降至低.......
作者:龙海燕;龚蕾;胥婧;李军 刊期: 2014- 02
-
正交试验优选鼻敏宁颗粒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鼻敏宁颗粒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浸膏得率、黄芪甲苷提取量为指标,对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进行优选.结果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水煎煮两次,第1次加8倍量水,煎煮2h,第2次6倍量水,煎煮1.5h.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重复性好,样品质量稳定.......
作者:李跃辉;凌艳君;朱沛;王银;彭宇;易延逵 刊期: 2014- 02
动态资讯
- 1 灌肠联合苯巴比妥对母乳性黄疸患儿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 2 剑走偏锋特价促销引爆区域市场--××补肾养血胶囊H省促销纪实
- 3 成功抢救因胰岛素泵操作错误致大剂量胰岛素皮下注射1例
- 4 100例贲门癌的X线诊断
- 5 采供血机构产生职业暴露原因及安全防护措施
- 6 乌梅消食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
- 7 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治疗75例临床分析
- 8 唐古特大黄多糖组分1对小肠上皮细胞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 9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整体化护理
- 10 紫杉醇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观察
- 11 恶性肿瘤患者益生菌活性与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性研究
- 12 股静脉套管针直接穿刺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和护理
- 13 吴茱萸次碱药理学研究进展
- 1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护理
- 15 78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腹泻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 16 穴位注射黄芪液治疗慢性荨麻疹36例
- 17 现代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 18 基本药物制度的补偿模式对比分析及补偿机制研究
- 19 外伤致口腔颌面部异物临床治疗
- 20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MMP-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