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2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9/R
邮发代号: 80-372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7210
- 国内刊号:11-5539/R
- 出版周期:旬刊
-
赤峰市2007~2014年人间布鲁菌病疫情态势分析
目的:分析2007~2014年赤峰市人间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掌握赤峰市布病的疫情动态。方法对2007~2014年赤峰市上报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主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8年间共报告人间布病1125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1.39/10万,其中2014年发病率高(50.46/10万),2007年低(14.29/10万);......
作者:刘子琪;王培玉;张学英;刘爱萍 刊期: 2015- 23
-
北京地区生物医药领域基础研究现状及对策建议
对2011~2015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市基金”)生物医药领域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进行统计,结合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重要研究领域及其发展趋势,讨论市基金在提升生物医药领域基础研究水平、促进学科建设以及培养学科创新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宁娜;王红 刊期: 2015- 23
-
中药靶向治疗黑色素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由于黑素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皮肤肿瘤,其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恶性黑色素瘤发病早期,可手术切除病灶,但对于中晚期患者的治疗,目前上市的靶向药物均对其不敏感,且易产生耐药性。中药成分复杂,耐药性低,已证实其中含有结构新颖、药理活性显著的先导抗肿瘤成分,这些成分有的能同时或协同作用于多个靶点,使在其中筛选出符合临床要求的多靶点治疗药物成为可能。本文对已发现的抗恶性黑色......
作者:党文军;曾蜀;韩莹;陈景华;张宁;王加志 刊期: 2015- 23
-
肥厚性心肌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为特点的遗传性心血管病,易致晕厥甚至猝死。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介入治疗已经成为肥厚性心肌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例如安装起搏器,安装心脏除颤器,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以及其他新技术,临床应用各有特点,本文主要对肥厚性心肌病的介入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孙丹;司春婴;王贺;罗明华;解金红;陈玉善;关怀敏 刊期: 2015- 23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退行性和精神类疾病潜在的治疗作用
研究发现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类疾病的病理过程中都表现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的异常,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抑郁症等,说明它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这类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本文通过参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就目前BDNF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介绍BDNF给药途径的特点、不足以及新突破,并就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一个综述。......
作者:李云娇 刊期: 2015- 23
-
纽曼系统模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通过有效的护理方式可减少冠心病对人们的危害。纽曼系统模式的三级预防护理模式是促进冠心病患者健康与康复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现结合文献对冠心病患者的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为纽曼系统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及临床指导。......
作者:刘娟;刘炜;代雅琪;周纪宁;陈芳 刊期: 2015- 23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脑血流改变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脑血流改变及在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54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所有患儿均有窒息史,同时选取我院产科同期出生的3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4、48、72、120h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的阻力指数(RI)、舒张......
作者:曲海新;郭卫平;袁二伟;张雅静;许津莉 刊期: 2015- 23
-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筛查和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筛查以及干预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8月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和产科就诊的2490例孕妇,对其进行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抗体筛查,将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分为治疗组(192例)和未治疗组(192例),余2124例无甲状腺疾病的孕妇设为正常组。未治疗组不予任何干预治疗,治疗组按照孕妇的筛查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观察统计孕妇在不同妊娠期(妊娠时......
作者:王洁;陈晓娟 刊期: 2015- 23
-
王国强:慢病防控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
2004年,原卫生部曾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的有关状况,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又组织编写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2015年6月3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深入解读了这一报告,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此后的7月24日下午,王国强副主任又出席了中华预防医学会举办的2015年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控研讨会,在......
作者:刘志学 刊期: 2015- 23
-
腹腔镜下直肠癌Miles根治术束带法断肠管与传统腹腔镜治疗的成本-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直肠癌Miles根治术束带法断肠管与传统腹腔镜治疗的成本-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5月~2014年3月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腹腔镜下直肠癌Miles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
作者:顾卫红;陈小建;徐洪 刊期: 2015- 23
动态资讯
- 1 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
- 2 耐药蛋白表达与99mTc-MIBI乳腺显像的关系
- 3 大剂量甲氨蝶呤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 4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氧自由基的影响
- 5 CDKAL1、CDKN2A/2B、FTO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的关联以及基因间交互作用研究
- 6 房颤合并左髂总动脉栓塞经导管溶栓的护理
- 7 成都市龙泉驿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小学生早餐行为调查
- 8 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的误诊原因分析
- 9 帕金森病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10 急性肺栓塞95例诊断分析
- 11 医改前后某综合医院住院费用初步分析
- 12 消化性溃疡231例胃镜与临床分析
- 13 胸腔注射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
- 14 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
- 15 脑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15例的护理
- 16 临床突破,是发展胸外科学术研究的重要推动力——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李简教授
- 17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32例观察与护理
- 18 氯沙坦联用吲哒帕胺降压效果的观察
- 19 喹诺酮类药物对关节软骨的影响
- 20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