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72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39/R
邮发代号: 80-372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7210
- 国内刊号:11-5539/R
- 出版周期:旬刊
-
人文素质培养在助产专业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产房助产专业实习护生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的教学方法,探讨人文素质培养在产房助产专业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3月(对照组)和2015年8月~2016年3月(干预组)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产房进行临床实习的89名助产专业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2名,干预组47名.对照组采用按照常规进行临床带教方法;干预组采用以培养人文关怀素质为核心的临床带教方法.比......
作者:田丹;许琳妍;赵玉爽;苏新群;陈隈陟 刊期: 2017- 14
-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断现状和进展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性腺外生殖细胞瘤,主要发生在20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该肿瘤临床表现、组织类型、发病部位的多样性,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早期、准确的临床诊断,可以更早地进行针对性治疗,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伤.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肿瘤标志物、脑脊液细胞学、手术活检病理等进行诊断,microRNA将在颅内生殖细胞瘤中成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本文主要就颅......
作者:王海滨;臧丽;母义明 刊期: 2017- 14
-
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痴呆类型,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亦无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是主要在血脑屏障内皮细胞表达的葡萄糖转运体,介导血液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血脑屏障转运至脑组织,为脑组织细胞提供代谢所需能量.研究表明,GLUT1在AD患者血脑屏障内皮细胞表达减少,可能与AD发病机制及病理损害有关,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系统总......
作者:李卫萍;张磊;申艳方;杜菊梅 刊期: 2017- 14
-
抑郁症神经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发展,神经炎症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神经免疫异常在抑郁症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抑郁症神经炎症机制研究的现有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马春燕;张晨 刊期: 2017- 14
-
子宫内膜癌伴卵巢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伴卵巢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6年6月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首诊并行手术治疗的3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0例(9.7%,30/310)患者发生卵巢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阴道浸润、输卵管转移、淋巴结转移、腹水细胞学、CA125水平相关(P<0.05),与年龄、绝经、宫颈浸润无明显相......
作者:杨菁;雷源;邢辉 刊期: 2017- 14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重度疼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中重度疼痛患者9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调整药物剂量,连续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补体、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
作者:李改英;李薇;苏延军;胡小军 刊期: 2017- 14
-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
目的评估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TACE组和TACE+索拉非尼组(联合组),每组44例.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半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结果联合组疾病控制率为54.5%,高于TACE组(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春艳;吴斌;兰川;邓大炜;张光年;冷政伟;李建水 刊期: 2017- 14
-
5-氟尿嘧啶与吉西他滨联合同期放疗治疗局部进展胰腺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与吉西他滨联合同期放疗治疗局部进展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局部进展胰腺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治疗A组(吉他西滨治疗)30例,治疗B组(5-氟尿嘧啶、吉西他滨治疗)5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能量表评分、疼痛指数评分、总体幸福感评估量表评分、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
作者:叶世富;陈炀;首峰;林远洪;叶岭 刊期: 2017- 14
-
埃克替尼一线治疗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埃克替尼一线治疗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埃克替尼125mg/次,3次/d,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段的获益率、不良反应.结果59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3.1(2.1,......
作者:曾爱屏;于起涛 刊期: 2017- 14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经腹组(40例)和腹腔镜组(50例).经腹组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感染、切口出血、肠梗阻、气肿)和术后月经......
作者:陈欣 刊期: 2017- 14
动态资讯
- 1 桂枝加天麻汤结合龙氏三维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效果观察
- 2 髂腰固定术治疗DenisⅡ型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 3 餐(饮)具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 4 加味生脉颗粒对气阴两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5 雌激素及其受体介导的5-羟色胺能系统在情绪调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6 皮质类固醇制剂的变态反应
- 7 颈椎小关节不对称性与颈椎退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8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 9 我院网络信息系统优化药剂科工作实践
- 10 注射用头孢他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 11 外资挺进中国医药市场--新环境考验中国医药业
- 12 心率变异性120例临床分析
- 13 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探讨
- 14 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
- 15 老年急腹症手术前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 16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 17 剖宫产术后腹胀的预防和护理
- 18 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分析
- 19 搭建国际平台,推进我国心衰防治事业发展——访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健教授
- 20 MRI诊断膝关节Ⅴ型骨挫伤2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