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分析数据库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所刊登的文章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现为旬刊,国内刊号:CN11-5539/R,国际刊号ISSN1673—7210,邮发代号:80-372,定价20元。本刊以“分析医药发展趋势,展示医药科研成果,报道医药临床进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宗旨,设有专家论坛、研究进展、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中医中药、病理分析、药品鉴定、制剂与技术、药物与临床、麻醉与镇痛、医学检验、影像与介入、现代护理、教育论坛、科研管理、药事管理、政策研究、医药监管、经营管理、调查研究等栏目。是广大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研究进展、发展动态,展示医药科研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探讨工作难题,交流和提高业务学术水平的贴身参谋和得力助手,也是发表医药学术论文的阵地。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本刊报道领域广、稿件容量大、处理稿件快、审稿专家多、编辑效率高、发稿周期短、服务意识强。重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及各类原创性论文,对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论文和本刊订户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首页>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7210
  • 国内刊号:11-5539/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2013年第21期

人参皂苷CK的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刘伟;缪建春

关键词:人参皂苷CK, 小胶质细胞, 败血症, 脑缺血
摘要: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CK的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①复制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败血症模型,观察人参皂苷CK对脑内小胶质细胞变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②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人参皂苷CK对脑梗死灶体积百分比和小胶质细胞变化的影响;③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观察人参皂苷CK对LPS诱导的细胞激活及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①模型对照组脑内TNF-α[(198.38±12.84)mg/L]和IL-1β [(845.15±41.97)ng/L]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6.71±11.21)mg/L、(477.46±49.76)ng/L],阳性对照组[(141.46±11.91)mg/L、(690.94±54.71)ng/L]和人参皂苷CK低[(157.23±12.25)mg/L、(726.04±64.29)ng/L]、中[(136.58±13.17)mg/L、(651.88±55.65)ng/L]、高[(121.33±12.09)mg/L、(577.36±51.86)ng/L]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②人参皂苷CK低[(30±7)个/500μm2]、中[(20±5)个/500 μm2]、高[(13±4)个/500 μm2]剂量组中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凝集素阳性细胞数均低于模型组[(46±1 1)个/500 μ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CK低、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脑梗死灶体积的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③人参皂苷CK低[(18.16±0.59)mol/L]、中[(12.43±0.52)mol/L]、高[(6.17±0.34)mol/L]剂量组细胞培养液中的NO浓度均低于LPS组[(23.19±0.45)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人参皂苷CK低[(1.78±0.14)mol/L]、中[(1.56±0.23) mol/L]、高[(1.13±0.09)mol/L]剂量组细胞内ROS浓度均低于LPS组[(2.57±0.13)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人参皂苷CK具有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有希望成为防治脑缺血和其他神经炎症疾病的药物;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可能是其作用机制.